●声
shēngㄕㄥˉ
1.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:声音。声带。
2.消息,音讯:声息。不通声气。
3.说出来让人知道,扬言,宣称:声明。声辩(公开辩白)。声泪俱下。声嘶力竭。
4.名誉:名声。
5.音乐歌舞:声伎(女乐,古代的歌姬舞女)。声色。
◎声
聲shēng
〈名〉
(1)(形声。从耳,殸(qìng)声。「殸」是古乐器「磬」的本字,「耳」表示听。本义:声音;声响)
(2)同本义[sound;voice]
声,音也。--《说文》
感于物而动,故形于声。--《礼记•乐记》
声依永律和声。--《虞书》
凡声阳也。--《礼记•郊特牲》
苍蝇之声。--《诗•齐风•鸡鸣》
有闻无声。--《诗•小雅•车攻》
闻水声,如鸣佩环,心乐之。--柳宗元《永州八记》
寻声暗问弹者谁•琵琶声停欲语迟。--唐•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百姓闻王钟鼓之声,管龠之音。--《孟子•梁惠王下》
(3)又如:声叉(声音不正常);声嘶(声音破哑);声如洪钟(形容人语音响亮,有如大钟的声音);声振林木(形容歌声的高亢清远,足以使林木摇动);声动梁尘(形容歌声洪亮动人)
(4)音乐;诗歌[music;poet]
不大声以色。--《诗•大雅•皇矣》
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。--《史记•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声音不足听于耳与•--《孟子•梁惠王下》
(5)又如:声色货利(音乐、女色、货物、财利。泛指旧时统治阶级所追求的物质享受);声诗(乐歌);声尘(音乐)。又专指古代指挥作战的钲、铙、鼓等乐器的声音
变非声章,弗能移也。--《国语》
(6)声望,声名(名声)[reputation]
文王有声。--《诗•大雅•文王有声》
故声闻过情,君子耻之。--《孟子•离娄下》
臣闻古人有辞天下而无恨色者,臣闻其声,于王而见其实。--《吕氏春秋•过理》
(7)又如:声气(名声;名气);声名煊赫(名声显赫);声芳(美好的声名);声施(名声流传);声烈(显赫的名望);声名人(有名望的人);声位(声望与地位)
(8)口信;消息;传说[information;news]
界上亭长寄声谢我,何以不为致问•--《汉书•赵广汉传》
(9)又如:声传(传闻之事);声论(犹舆论);声闻(音讯,讯息)
(10)声威;声势[renown;prestige]
声威天下。--《战国策•齐策》。注:「势也。」
(11)又如:声教(声威与教化);声焰(声势气焰);声振寰宇(名声威势振动天下。形容声威极盛);声乡(犹声势);声张势厉(声势煊赫);声势重灼(声威气势逼人);声势赫奕(声威气势盛大显赫);声势汹汹(形容气势盛大的样子。多含贬义)
(12)汉字的声调[tone]。如:声病(诗、词、曲的声调、平仄,不合于规定的律则、标准);声颡(腔调);声律(诗赋文章的声韵与格律);声比(音调相谐);声文(泛指音调);声曲(音声曲调);声度(犹声调);声客(犹言声调)
(13)言语,口音[speech]
与人罕言,语类楚声。--明•魏禧《大铁椎传》
(14)又如:声嗽(言语)
(15)指汉字的声母。汉字字音的一部分,指一个汉字音节开头的音[initialconsonant(ofaChinesesyllable)]。如:声旁(分析汉字形体的术语。指形声字结构中表示读音的部分,与形旁相对而言);声纽(音韵学术语。即声母。汉字音节开头的辅音);声符(即声旁)
词性变化
◎声
聲shēng
〈动〉
(1)发声[makeasound]。如:不声不响;声张(作声;张扬);声哄(哄闹);声咳(咳嗽声);声唤(呻吟,因痛苦而叫喊);声屈(喊冤)
(2)声称,宣扬[claim]
吾社之行为士先者,为之声义。--明•张溥《五人墓碑记》
(3)又如:声云(犹声言);声兵(宣布出兵);声述(声明陈述);声叙(明白陈述)
(4)吟咏;乐歌[sing]。如:声伎(指歌舞等技艺)
(5)听[hear]
目不得而色,耳不得而声,口鼻不得而臭味。--清•谭嗣同《仁学》
◎声
聲shēng
〈量〉
(1)表示声音发出次数的单位[time]
转轴拨弦三两声,未成曲调先有情。--唐•白居易《琵琶行(并序)》
(2)又如:几声抽泣;几声鸟鸣